黄热心,副主任护师,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。
从事医院、护理及门急诊管理20余年,山西省医院协会门急诊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山西省门诊管理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、山西省医院评审专家库成员、山西省医院协会临床支持服务管理委员会委员、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。
什么是压力?
压力,既是一个心理学术语,也是一个生理学术语。“压力”是指人面对情绪或身体上的威胁时,所激发出的一种身心紧张、不安、焦虑和苦恼的状态。
压力有什么危害?
人生不可能没有压力,有压力不一定是坏事。适度的压力是发挥潜能、突破自我、取得成就不可或缺的条件。
海浪,在风平浪静的时候,我们感受不到它的力量;但碰到礁石,于是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,海浪展示出了它巨大的力量。
但压力过大,长期得不到有效管控,疾病就会接踵而至,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。有可能诱发心脏病、癌症、肺病、肝硬化等,同时,压力过大会削弱免疫功能,或让免疫功能亢进,造成过敏。
压力过大除了给身体带来各种问题,还会影响人的心理、行为,产生害怕、焦虑、内疚等情绪。在认知方面,会变得健忘,注意力很难集中,爱钻牛角尖,常常自我否定等。
如何科学应对压力呢?
人在一生中的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压力,如何缓解压力,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了解。
(一)有序选择,不要兼顾
当面临压力大、事情多的情况时,不必追求兼顾,可以将需要做的事情按重要程度排序,优先处理排序靠前的事务。
(二)照顾身体,安抚自己
研究表明,照顾身体可以减少自身对负面情绪的易感性。可以通过为身体提供其所需的健康饮食、睡眠、运动,以及积极治疗已存在的疾病来照顾身体。如:瑜伽、太极拳、健身气功等都可以帮助缓解压力。工作之余花点儿时间练习,一定会有所帮助。
同时,安抚自己也很重要。安抚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,可以通过抚触、香氛、音乐等安抚自己。
(三)专业技术 科学应对
1.生命之线—自我觉察技术
脑前额叶在大脑皮层的前端,它对人的思维活动与行为表现有十分突出的作用,是与智力密切相关的重要脑区。心理专家以古代诗人苏轼的烹饪成就为例,说明美食是苏轼减压的重要因素。吃东西,特别是和好朋友在一起吃饭,是应对压力的好方法,大家遇到不开心的事或者比较麻烦的事情时,往往和好朋友吃一顿饭,就会想到解决的办法,所以遇到压力千万不要一个人扛。
心理专家认为“如果把你的人生当横轴,纵轴是幸福指数和痛苦指数,那么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感就像心电图一样高低起伏。”认识到世事无常,心事无常,我们要自我觉察,自我接纳,点燃希望,自我实现。
2.ABCDE—认知管理技术
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·艾利斯创建了情绪ABC理论,其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,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,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、解释。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。“我们的关注影响我们的判断,我们的判断影响我们的生活。”祝卓宏指出,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在各种认知、各种理念上出现偏差。如果总是跟高于自己很多的人比较,压力自然而然就会无限增大,所以要调整参照点。对于自己既要有批评与自我批评,还要有欣赏与自我欣赏,否则就会很痛苦。
在遇到刺激或者是压力的时候,可以给自己装上“小情绪”,在脑中进行自我对话,与自己辩论一番,问问自己是不是可以多个角度、变化地看问题,也许这样就可以带来新的视角,帮助有压力的你走出来。如果自己能够经常做一下自我辩论,自我反思,很多事就没了。《论语·子罕第九》中提到,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意思就是叫人不该猜度,不该先定事之成败,不该先有成见,不该只为自己。所以希望大家在工作,生活中,不要处处跟别人猜疑,争斗,先入为主,不要以自我为中心。换个视角看,就会缓解压力,改善不良情绪,一切就会改变。
3. STOP—愤怒情绪控制技术
压力大时,很多人都会愤怒,发火。愤怒是我们的基本情绪,发火也是正常的表现,但关键要看情况。在不恰当的情况,不恰当的地点发火,就会导致很多问题。对此,我们可以使用“STOP愤怒情绪控制技术”。
当要发火的时候,在大脑里要学会“叫停”,之后连续做三次深呼吸,可以让血压、心率、交感神经兴奋性快速下降,从而使自己平静下来,这时候你的怒火就会消失不见了。当静下来之后,自己可以回过头来反思发火的原因,这样可以调整好波动的情绪。
4. 腹式呼吸技术
“圣人之息以踵,众人之息以喉”实际上讲的就是腹式呼吸法,古代圣人都十分注意呼吸。那么该如何做呢?
第一步是调身,让自己的身体处于端庄、放松、挺直的状态;第二步是调息,使腹部缓慢扩张,鼓到不能再鼓,暂停一秒钟,再缓慢呼出,呼到不能再呼,暂停一秒钟,然后再吸气,缓慢而深沉的呼吸,其间感受腹部的起伏;第三步是调心,让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,感受清凉的气流吸入,温暖的气流呼出。第四步是缓慢的睁开双眼,搓搓手,把双手搓热,揉揉耳朵,拽拽耳垂。
了解什么是压力、如何缓解压力,不是为了让大家没有压力,也不是让大家逃避压力,而是让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压力,科学的应对压力,学会与压力共处,在努力生活,工作的过程中,成为身心健康,快乐幸福的奋斗者,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美好!
版权所有: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省职业病医院 晋ICP备16008008号
Copyright © The second people's Hospital of Shanxi , Occupational disease hospital of Shan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