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肾病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公共健康问题,而贫血是慢性肾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。
肾性贫血的定义
各种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下降时,肾脏中的红细胞生成素(EPO)生成减少,加上血浆中的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生成并缩短其寿命而导致的贫血——肾功能不全若伴发铁缺乏、叶酸或维生素 B12缺乏,或伴发消化道出血等失血情况时,也参与贫血的发生。
贫血导致氧气供给不足,造成疲劳、呼吸短促、失眠、头痛和精神敏锐度降低等症状。
红细胞的产生:“工人”、“原料”和“信号”缺一不可,并受到铁调素和炎症的干扰。
慢性肾病患者 “人手不足”、 “缺少原料”、“信号异常”等,红细胞生成不足,从而导致肾性贫血。
1、造血工厂人手不足,引起红细胞的产量下降(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受损,导致EPO生成不足,没有足够的“工人”去造血,从而引起贫血)。
2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——造血的原料不够,红细胞产量不足(77%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有不同程度、不同类型的铁缺乏)。
3、霸道的铁调素,干扰铁的利用——将铁“囚禁”在细胞内,即便身体不缺铁,也无法用于造血(铁调素作用于肠上皮细胞的铁转运蛋白(FPN),使其内化降解,使铁不能转出细胞,困于细胞内)。
4、炎症犹如一个“犯罪团伙”,到处惹是生非——干扰工人生产,影响原料运输,严重影响红细胞的产生(炎症可影响骨髓微环境,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红细胞生成)
5、慢性肾病患者的“信号异常”,——没有信号的指导,造血工厂乱了阵脚,从而导致贫血的发生
6、慢性肾病患者肾脏“解毒”能力下降,积累的毒素抑制红细胞生成(CKD患者的肾脏对尿毒症毒素清除能力明显下降;蓄积的毒素会抑制红细胞的增殖,加重或导致贫血)。
7、慢性肾病患者红细胞被破坏,导致溶血性贫血发生(与健康人群对比,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生存期缩短20%)。
8、慢性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后失血过多,加重贫血(CRF患者每次血液透析后大约丢失血量为4~6mL,而常规透析患者每周透析2~3次,这种反复失血无疑会加重患者的贫血程度)
9、慢性肾病患者贫血的管理——定期检测,积极治疗
饮食指导
1、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;
2、芝麻、虾皮、动物内脏、蛋黄、海带等;
3、禁食腌制的食物;抑制铁吸收的食物;少食含钾高的食物。
版权所有: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省职业病医院 晋ICP备16008008号
Copyright © The second people's Hospital of Shanxi , Occupational disease hospital of Shan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