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剑茹,副主任医师,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医教科副科长。
全国高压氧委员会青年委员,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山西省医务管理委员会委员,山西省病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太原市劳动能力伤残鉴定专家。
擅长各种职业病的诊疗诊断,熟悉各种职业病、职业中毒的诊断与治疗,从事职业病相关工作20年。
化学品
化学品是指各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和混合物。据美国化学文摘登录,全世界已有的化学品多达700万种,其中已作为商品上市的有 10 万余种,经常使用的有77万多种,每年全世界新出现化学品有1000 多种。
化学物指可以用完整的化学结构式和特定的分子式描述的化学物质,所有化学物质进入人体,在达到一定阈值后均能造成机体损害。化学物进入人体以呼吸道、皮肤为主,亦可经过消化道。
危险化学品
化学品对健康危害
急性毒性:
皮肤腐蚀/ / 刺激
严重眼损伤/ / 眼刺激
呼吸道或皮肤致敏
生殖细胞致突变性
致癌性
生殖毒性:
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 - 一次接触
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 - 反复接触
致眼、皮肤灼伤的化学物质分类:
化学灼伤伴吸收中毒:
氢氟酸
硫酸二甲酯
苯酚及相关酚类
三氯化锑
化学品皮肤沾染的处置
一、急救处理原则
化学灼伤急救处理 : 脱、 冲 、 泡、盖、送。
脱去被污染的衣服,鞋袜, 除去饰品,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(温度适中),一般冲洗30 分钟以上,冲洗毒物污染处,眼部和面部受累及或接近暴露区域时也应率先冲洗,不能用高压冲洗,因为这会让化学物质飞溅到未暴露区域,并驱使它们进一步深入组织,强酸暴露时,若不能立即开始水冲洗去污染时,应使用干毛巾或抹布将其拭去,随后使用大量水冲洗。
二、常见化学物灼伤的急救处理
注意:以下物质需用大量流动水冲洗,忌少量水。
干石灰:应从皮肤上刷除干石灰后再开始冲洗( 干石灰中含有氧化钙,会与水反应生成强碱氢氧化钙)。
苯酚:不易溶于水。使用浸渍50% 聚乙二醇擦拭皮肤。冲洗时必须使用大量的水,因为苯酚第稀释溶液更容易通过皮肤吸收。
一些金属( 钾单质,钠单质):与水接触会燃烧或释放有毒副产物。这些物质应小心用干镊子移除,并放置在非水溶液中。随后在受累部位涂抹矿物油或同等非水溶液,避免暴露空气和湿气。
三、酸、碱灼伤急救
迅速脱去或剪去受污染的衣物,创面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,冲洗时间一般为30min 以上;清创,如有水泡予以剪除,防止酸、碱液残留对深部组织的损伤;头面颈部创面可采取暴露疗法,躯干四肢创面行半暴露或包扎疗法,深度创面宜早期行切削痂皮植皮手术,头面颈部化学灼伤要注意眼睛和呼吸道情况。
四、氢氟酸灼伤中毒的急救
对于皮肤或眼睛接触的受害者,必须进行净化处理,用水,盐水或肥皂和水的溶液冲洗,5%的碳酸氢钠溶液也可用,以及用葡萄糖酸钙,苯扎氯铵,聚乙二醇,氧化镁或六氟灵中和。
用冷水或温水(16 °C )或盐水冲洗最多30 分钟常用的去污程序。应彻底进行冲洗,直到去除污染物。受污染区域上方的冰袋可能会通过引起血管收缩而减少症状。
立即使用各种制剂(溶液,凝胶或软膏)形式的葡萄糖酸钙。可用10 %葡萄糖酸钙溶液润湿的无菌纱布覆盖烧伤区域。用凝胶剂时,每隔10-15 分钟应重新涂一次,
直到救护车到达或医生进行治疗为止。用作药膏时,应每两小时使用一次。
五、院内抢救
监测血氟、尿氟,游离钙、镁。
头面部灼烧是易造成呼吸道损伤,烧伤面积>5% 的任何浓度的氢氟酸灼伤,或烧伤面积>1 1 %,氢氟酸浓度超过50%,或吸入 60%以上浓度的氢氟酸都可引起致命性低血钙。局部注射葡萄糖酸钙,必要时血液净化,促进氟离子排出以及调节血钙和血镁。
六、苯酚灼伤急救
对苯酚暴露后低分子量(300-400MW)聚乙二醇(PEG 是目前公认的去污液)浸湿的海绵或毛巾进行去污,以擦去残留的苯酚。如果没有LMWPEG,可用大量的水冲洗暴露区域15 分钟可能是有效的。眼睛接触苯酚,接触后应用大量水或盐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。
七、磷灼伤
用盐水或水(忌用温水)彻底冲洗伤口;通过清创术彻底清除磷至关重要,在清创过程中,应使烧伤的区域处于低温状态以防止磷自燃,同时防止体温过低。低钙血症应通过静脉葡萄糖酸钙纠正。没有针对磷毒性的解毒剂。
版权所有: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省职业病医院 晋ICP备16008008号
Copyright © The second people's Hospital of Shanxi , Occupational disease hospital of Shan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