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“世界艾滋病日”。今年宣传主题是“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”,强调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共建共治共享,携手应对艾滋病流行带来的风险
与挑战,为实现防治目标,终结艾滋病流行而努力。什么是艾滋病职业暴露?
医务人员从事诊疗、护理、检验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、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,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、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,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。职业暴露也包括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,如警察、公安、司法等部门的工作人员,羁押或劳教机构、戒毒所和殡葬业的工作人员,在工作过程中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、体液污染皮肤、粘膜或者刺破皮肤等情况。
职业暴露的预防
风险性评估
严格的管理
规范的操作
严密合理的防护
不定期的生物安全检查
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
1、艾滋病病毒的杀灭
HIV的体外生活力弱,对理化因子的耐受力不及乙型肝炎病毒,因此,凡是用于灭活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都可将HIV灭活。HIV对热和化学试剂敏感,对紫外线不敏感。0.2%的漂白粉溶液、0.2%的次氯酸钠、0.3%的双氧水、0.5%的来苏儿、75%的酒精处理5分钟即可灭活病毒;56℃30分钟即可将病毒全部灭活;pH值小于6或大于10的溶液,在10分钟内可灭活病毒。
2、诊疗活动中,如可能发生血液、体液崩溅到医护人员的面部时,应带口罩、帽子、手套、防护镜;如可能发生大面积的崩溅的时候,还应穿着隔离衣。
3、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,在进行有可能的接触病人血液、体液的诊疗活动时,必须戴双层手套。
4、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、护理操作时,要保证充足的光线,特别注意防止针头、缝合针、刀片等锐气刺伤或割伤;实验室应尽量避免使用玻璃器皿。
严禁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帽。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、刀片等锐器。
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耐刺、防渗漏的利器盒,或者利用针头毁形器进行安全处置,防止刺伤。
版权所有: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省职业病医院 晋ICP备16008008号
Copyright © The second people's Hospital of Shanxi , Occupational disease hospital of Shan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