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念
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。又叫脑血管意外。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,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,闭塞或破裂,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。
临床表现
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。
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。
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、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、半身不遂、舌强言蹇、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。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(短暂性脑缺血发作、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、腔隙性脑梗塞、脑栓塞)、出血性中风(脑出血、蛛网膜下腔出血)、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。
常见的预兆:
1、肢体麻木,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,有的为舌麻.唇麻。
2、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。
3、于平时不同的头痛。
4、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。
5、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。
6、全身明显乏力,肢体软弱无力。
7、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。
8、整天昏昏欲睡,处于嗜睡状态。
9、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。
10、双眼吐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。
心理护理
1、家庭所有成员都应积极关心、体贴、尊重和谅解患者,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照顾。绝不能在患者面前表现烦躁、讨厌或随意训斥患者,也不可装聋作哑,不理睬患者。对待患者的合理需要,要尽量设法给予满足。
2、中风是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所引起脑血管损害的一种疾病,常见于中老年人,其发病率、致残率较高,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。中风患者除需药物治疗外,合理调配饮食对康复也具有重要作用。中风患者康复期无吞咽困难,宜以清淡、少油腻、易消化的柔软平衡膳食为主。
饮食护理
1、应限制动物脂肪,如猪油、牛油、奶油等,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,如蛋黄、鱼子、动物内脏、肥肉等,因为这些食物可使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,促进动脉硬化;可采用植物油,如豆油、茶油、芝麻油、花生油等,因其中所含不饱和脂肪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及转化为胆汁酸,从而达到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,推迟和减轻动脉硬化目的。
2、饮食中应有适当蛋白质,常吃些蛋清、瘦肉、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,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基酸。一般每日饮牛奶及酸牛奶各一杯,因牛奶中含有牛奶因子和乳清酸,能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,降低血脂及胆固醇的含量。饮牛奶时可将奶皮去掉。豆类含豆固醇,也有促进胆固醇排出的作用。
3、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,因其中含维生素C和钾、镁等。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,增强血管的致密性,防止出血,钾、镁对和因管有保护作用。
4、可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,如海带、紫菜、虾米等,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,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。
5、每日食盐在6 g以下为宜,因食盐中含有大量钠离子,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,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,并能增加血液黏稠度,从而使血压升高,对中风患者不利。
6、忌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,如酒、浓茶、咖啡及刺激性强的调味品。此外,少喝鸡汤、肉汤,对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有益,且需忌暴食。
家属护理配合
家属要多方耐心关照患者,保持乐观情绪,积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;饮食应多吃些新鲜蔬菜、水果及豆制品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,忌食过咸、过甜及辛辣、油腻等食物,保持大小便通畅;及早进行语言训练及被动活动患肢,鼓励患者用健侧肢体帮助患侧肢体活动,防止瘫痪侧肢体肌肉萎缩或关节强直;细心观察病情变化。
版权所有: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省职业病医院 晋ICP备16008008号
Copyright © The second people's Hospital of Shanxi , Occupational disease hospital of Shan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