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穿刺即肾活检,也称肾穿刺活检术。由于肾脏疾病的种类繁多,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,许多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的组织学改变并不完全一致。
移植肾穿刺的过程
1.B超观察肾脏的位置,大小确定肾穿刺的进针点, 穿刺的方向和穿刺深度;
2.穿刺部位皮肤常规消毒、铺巾和局部麻醉;
3.穿刺活检;
4.拔出穿刺针,按压。患者静卧休息;
5.穿刺针内,取出肾组织小条送病理科,做病理切片病理诊断;
6.继续给患者按压穿刺部位止血。
肾穿刺过程中注意事项:嘱患者双手置于枕后,告知患者正确配合的卧姿及穿刺瞬间屏气配合穿刺的方法。穿刺过程中,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、面色、血压、呼吸、脉搏等的变化,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。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异常举动。
移植肾穿刺活检需要做几次?
近年来,全球各大移植中心均建议将程序化移植肾穿刺活检,时间应定在术后1月、3月、6月、1年,以后每年1次。需要提醒的是,虽然急性排斥反应可发生在移植后的任何时间,但是90%发生在术后1年以内,尤其是术后3个月内,故术后一年内要密切随访。
移植肾活穿刺检安全吗?
肾穿刺活检是一项很成熟的检查技术,移植肾的位置表浅,固定,易于医生定位和穿刺操作,穿刺后压迫止血效果好,肾脏活检虽然属于创伤性检查,但取出的肾组织很少。对于整个肾脏是微不足道的。随着活检技术的提高,移植肾活检绝大数患者来说是安全的。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血尿、出血、漏尿等。同时,活检也基本不会影响移植肾功能,因为肾脏有100万个肾小球,每次穿刺活检仅取10个左右的肾小球,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甚小。
什么叫做”金标准”?
过去,移植肾穿刺活检并非,常规检查,只有在移植肾功能异常且临床难以判断病因时,才需要做。尽管如此,仍然有很多受者不愿意接受穿刺活检,主要原因是担心穿刺活检风险大,可能影响移植肾的功能。实际上,仅仅根据临床表现,很难准确判断移植肾功能异常的原因。移植肾穿刺活检是明确诊断排斥反应、药物毒性、移植肾感染的“金标准”。
移植术后到底为什么要做肾穿刺呢?
异体器官
排异反应
长期使用免疫制剂
急性排斥反应
慢性排斥反应
CNI类药物的肾毒性
最准确最直接的方法
版权所有: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省职业病医院 晋ICP备16008008号
Copyright © The second people's Hospital of Shanxi , Occupational disease hospital of Shan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