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科普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健康科普
【健康大讲堂】省二院开展“联合国糖尿病日”系列活动(二)
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  版权所有  发布时间:2020-11-14

今天是2020年联合国糖尿病日,本期邀请我院肾移植透析中心冀欣欣和大家一起分享《怎么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预防和防治糖尿病》。

近几年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生率非常的高,主要是因为我们生活条件的改善,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,如果我们控制生活方式的话,也是完全可以防治糖尿病的。

糖尿病的危害非常的大,我们知道像脑卒中、冠心病,这两个疾病的发生率都会比别人高得多,除了这两个大血管的病变,糖尿病还有很多小血管的病变,也是非常困扰或者给我们的生活增加很多困难的一个疾病。比如糖尿病眼病,糖尿病肾病,糖尿病神经病变,甚至有的人得了糖尿病足。

其实,也有很多方法可以预防糖尿病,比如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等等。

首先,我们来了解一下哪些人需要预防糖尿病,高危的人群有哪些呢?

糖尿病科普宣传知识

高危人群

具备以下因素之一,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:

1.年龄≥40岁;2.超重与肥胖;3.高血压;4.血脂异常;8.静坐生活方式;6.糖尿病家族史;7.妊娠糖尿病史;8.巨大儿(出生体重≥4kg)生育史。

6.1mmol/L空腹血糖(FBG)<7.0mmol/L,或7.8mmol/L≤糖负荷2小时血糖(2hPG)<11.1mmol/L,为糖调节受损,也称糖尿病前期,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。

严重危害

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、蛋白质代谢异常,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,尤其是眼、心、血管、肾、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,导致残疾或者过早死亡。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、心肌梗死、视网膜病变、糖尿病肾病、糖尿病足等。

(一)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同年龄、性别的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-4倍,并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提前,病情更严重;

(二)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;

(三)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;

(四)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;

(五)糖尿病足严重者可导致截肢。

糖尿病预防

(一)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;

(二)保持合理膳食、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;

(三)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,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;

(四)及早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;

(五)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,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,或体重至少下降7%,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-58%。

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

(一)营养治疗、运动治疗、药物治疗、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;

(二)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、降压、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,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、限酒、控油、减盐和增加体力活动,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;

(三)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方法,自我血糖监测应在专业医生和/或护士的指导下开展;

(四)积极治疗糖尿病,平稳控制病情,延缓并发症,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。

护士与糖尿病

护士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:

(一)促进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发现,确保高危人群得到及时干预,患者得到及时治疗。

(二)为糖尿病患者提供自我管理的专业培训及心理辅导,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。

(三)对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进行干预,预防糖尿病发生

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

(一)多饮水

保持每日饮水量和尿量在1500~2000ml左右;

(二)适当限制钾和蛋白质的摄入

应节制含钾饮料、含钾水果的摄入。蛋白质应控制在每天每公斤体重0.6~0.8克,以易消化的鱼类、瘦肉为主;

(三)限制食盐摄入

糖尿病患者吃饭应尽可能淡一些,食盐摄入量应在每天6克以内;

(四)严格控制血糖

其关键一是严格限制热量摄入,二是坚持良好的血糖控制,三是避免情绪激动、感染等引起血糖波动的各种因素;

(五)严格控制血压

尽量使血压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;

(六)避免使用有肾毒性的药物

(七)摄入充足维生素、微量元素

特别是维生素B、维生素C和锌、钙、铁等,对肾脏有保护作用。

(八)禁止吸烟

吸烟是加重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因素。

联系方式Contact information
  • 医院地址:太原市寇庄西路9号
  • 联系电话:0351-7241735
  • 邮政编码:030012
  • 乘车路线:
  • 乘坐3、4、13、25、801、814、838、
    865路交公车在公交集团公司下车
  • 乘坐27、56、65、804、813路交公车
    在新建南路双塔西街口下车
  • 乘坐21、51、610、822、831路交公车
    在体育馆下车
医药领域腐败问题
集中整治工作

举报电话:
18834814605(院纪委)
0351-7553532
(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
工作办公室)
举报邮箱:
sxseyjjjcs@163.com
(院纪委)
sxyyylyfbzz@163.com
(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
工作办公室)

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官方微信



微信号:sxsdermyy120

版权所有: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省职业病医院 晋ICP备16008008号
Copyright © The second people's Hospital of Shanxi , Occupational disease hospital of Shanxi